石阡網訊 石阡縣人民法院龍塘人民法庭轄龍塘、龍井兩鄉鎮,轄區面積202平方公里,全年常住人口38864人。轄區鄉鎮作為石阡的經濟人口大鎮,實現社會公正,維護一方安寧,也是龍塘法庭的神圣職責。受理案件中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比重較大,法庭明之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運用“五個必須”工作法,積極化解各種矛盾,讓金色天平在這片紅色大地上閃爍異彩。
必須積極爭取轄區黨委政府支持。近年來,隨著集鎮建設、鄉村振興等項目建設的開展,與群眾利益相關的一系列矛盾糾紛逐漸凸顯,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法庭立足本職工作,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協助化解一些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有效防止矛盾糾紛擴大升級。
2020年12月,執行人員在執行方某訴周某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一案,周某之子不僅恐嚇前任庭長及家人人身安全,同時揚言越級上訪,新任庭長及時向轄區黨委政府、院領導匯報上述情況,黨委政府立即召開會議,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并協調信訪部門積極化解信訪事宜,該案在黨委政府支持下得到有效化解。
必須實質摸清當事人反應的訴求。訴狀來源于律師或者法律工作者的“加工”,有時也是當事人一氣之下的“產物”,因此實質摸清其訴求意義重大。劉某和楊某原本系一對恩愛夫妻,劉某在家照顧老人子女,楊某在外務工,因缺乏有效溝通導致楊某對劉某及家人不管不問,劉某想通過訴訟讓楊某有所悔改,遂一紙訴狀將其訴至法庭,工作人員通過調查得知劉某的真實想法,結合身邊的案例對楊某進行耐心勸導,最終楊某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及劉某在家的艱辛,書面保證改正缺點,兩人重歸于好。
必須到當事人家中進行“走訪”。走訪過程中,工作人員向村支監三委等當地德高望重的人員尋求支持,在特殊的“工作場景”力爭及時、就地化解矛盾。游某與游某明系同族宗親,兩家相鄰而坐,因堆砌的石頭影響排水,多次爭吵仍不見效遂訴至法庭。工作人員主動邀請該村老組長一起背靠背釋明情理法,雙方也冰釋前嫌、各退一步化解矛盾。
必須不定期進行案件“回訪”。審判過程中,案結事未了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進一步打通矛盾糾紛化解“最后一公里”,工作人員選擇不定期到當事人家中進行“回訪”,噓寒問暖間充分體現其司法關懷、人間冷暖。
必須遵守法律和紀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因此在辦案過程中,遵守法律和紀律是司法活動必須踐行的價值理念,是維護公平正義的基石。貪腐不分大小,“隨茶便飯”也需警惕,“舌尖上的腐敗”終會釀下惡果。
龍塘法庭“五個必須”工作法是踐行政法干警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得到省高院及銅仁中院領導的一致認可。
今年以來,龍塘法庭依托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73件,通過訴訟程序受理民商事案件150件,訴訟案件較2019年同期下降40件,較2020年同期下降31件,結案率為96.67%,調撤率為81%,平均結案天數僅16天,有效彰顯了公平正義,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通訊員 徐志富)
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