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網訊 近年來,龍井鄉積極探索群眾增收路子,在油茶樹下套種中藥材,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能,拓寬群眾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該鄉二塘村高山坡緩,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有許多野生油茶樹。自2012年開始,該村先后發展油茶8000畝,但由于幼齡油茶至少需要6年才能掛果,早期經濟效益不明顯,而管護一次成本至少需要20多萬元。為有效破解這一難題,該村四處考察,最終找到了合理套種低矮中藥材的良方。
“我們主導產業是油茶,每株油茶樹間隙是3米,當中可以套種各類中藥材,現在我們引進的這個老板到我們村來種植中藥材,不僅帶動了村里增收致富,也為鄉村振興打好了堅實基礎?!饼埦l二塘村黨支部書記張再財介紹。張再財口中的老板,是貴州農夫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代剛,他告訴記者,中醫歷史悠久,中藥材的藥用價值高,且市場需求量大,前景好,自己一直在找尋合適的藥材種植基地。
貴州農夫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代剛說:“二塘村海拔在1200米左右,氣候條件比較適合;同時村里的土壤呈酸堿性,酸性偏高一點點,很適合中藥材的種植,我們現在種植的是半夏、黃精和吳茱萸三個品種,這里的土壤就很適合這三種藥材的生長。加之這個地方土地資源豐富又連片集中,便于管理;產業路比較完善,在這里種起來效益比較高?!?/span>
這兩天,代剛正忙著組織當地勞動力,對吳茱萸進行除草、松土、蓋草等工作,保證吳茱萸的生長,盡早進入盛果期。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錢掙,當地群眾的積極性高。村民羅友茂說:“我們在這里打工,有七八十塊錢一天,可以買點水果吃,現在社會很好,我們也覺得幸福,也滿足了?!?/span>
中藥材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經常除草、施肥、松土等。該公司先后在二塘村油茶基地里套種半夏、吳茱萸、黃精等1000多畝,年務工人數能達到4000人次,務工費30多萬元,能有效解決二塘及周邊貓寨、沙坪等幾個村在家勞動力就近務工。(楊文美 冉玉紅 )
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