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網訊 盛夏季節,正是素有“忘憂草、致富寶”美譽的黃花菜開花采收季節,在石阡縣坪地場鄉全省黃花菜生產壩區,金燦燦的朵朵黃花鑲嵌在翠綠菜地里顯得格外耀眼。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當地村級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組織群眾采摘加工,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群眾的臉上。
黃花開,群眾忙。走進石阡縣坪地場鄉黃花菜種植基地,基地里又迎來一年最熱鬧的時節,采摘黃花菜的群眾背著竹簍成群結伴分散在田間地頭,只見他們手指一捏、一折,黃花菜就被摘下來了。今年71歲的坪地場鄉坪地場村村民陳光彩,自黃花菜采摘開始,每天早上六七點就來到這里采摘,她告訴記者,基地管理的好壞決定了黃花菜一年的產量,較以往相比,如今的黃花菜長勢喜人,陳光彩樂在心里。
石阡縣坪地場鄉坪地場村村民 陳光彩:以前黃花菜長到田邊、土角,沒有管理好,黃花菜也不好,現在村里面管得好,黃花菜也長勢好,現在我們這些老人家每天都要采50至60斤,年輕人要采100多斤。
坪地場鄉種植黃花菜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明時期,長期以來當地群眾都習慣性在田邊土角栽種。在強勢推進脫貧攻堅和農村產業革命中,石阡縣坪地場鄉充分利用該區域土質肥沃松軟,排水性能好,光照充足等適宜黃花菜生長優勢條件,以坪地場鄉坪地場村為核心,充分利用老鴰林西至甘家寨連片壩區土地資源優勢,加快農業產業調整步伐,順應民意大力發展黃花菜產業。經過2年多的產業結構調整,全鄉種植規模從1000余畝發展到如今的4800畝。當下,正是黃花菜成熟采摘關鍵時節,為了方便村民將采摘的新鮮黃花菜及時進行交易,合作社主動到固定地點進行統一收購,村民只需將采摘下來的黃花菜交到合作社,合作社再統一加工、統一銷售,既確保了黃花菜的品質,又解決了當地群眾發展產業的后顧之憂,有效助農提高經濟收入。
石阡縣坪地場鄉黃花菜加工企業收購員 黃興蘭:今年是從6月16日開始采摘鮮黃花,剛開始是幾千斤,馬上就要盛產了,每天有2萬斤以上,現在還要40至50天才能把鮮黃花全部采摘完。
坪地場鄉自2019年大規模發展種植黃花菜以來,除積極引導當地種植農戶做好傳統晾曬加工外,還大力爭取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資金在基地建設了高標準黃花菜加工廠,全面提高黃花菜的生產工藝、加工能力和產品品質。近段時間以來,加工廠房開足馬力,加緊生產。走進加工廠房,只見各生產線轟鳴作業,工人們也正在將采摘的新鮮黃花菜進行篩選、殺青、烘干、挑選……一道道加工工序忙碌而有序。據了解,加工廠房配備了標準化冷藏室、兩套現代化殺青烘干一體機,工廠化的生產有效解決了黃花菜采收保鮮難題和加工問題,進一步提高了黃花菜的品質和附加值。
石阡縣坪地場鄉黃花菜加工廠負責人 王廷俊:目前我們坪地場鄉黃花菜生產線有兩條,在今天為止,我們的生產每天只能啟動一條生產線,因為我們的生產線每一條每一小時生產鮮黃花要達1500斤,我們周邊所有的黃花能夠應收盡收也只能達到2萬余斤鮮黃花,所以遠遠達不到我們黃花菜加工需求。
石阡縣坪地場鄉坪地場大壩是全省500畝以上重點壩區建設項目,近年來,該鄉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用好用活重點壩區建設政策,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高標準科學規劃中,立足擴大種植面積做大黃花菜產業規模,緊扣綠色生態精髓做好黃花菜品質,緊跟市場需求做優特色地方品牌。通過爭取政策項目扶持,鄉村干部正確引導,村級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鼓勵加工企業收購銷售,多方式保障種植戶利益等路徑,正在有序地把黃花菜打造成當地群眾信賴的富民產業。
石阡縣坪地場鄉黨委書記 涂建廷:下一步的打算主要圍繞“三化”發展,規?;?、專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力爭實現黃花菜規模1萬畝的目標,第二是提升黃花菜的質量,做到綠色有機防控,堅決實現綠色有機食品的方向去發展,第三是市場化的運作實現多渠道推銷方式,一個是走鮮黃花的推銷模式,二是走黃花菜干黃花的銷售模式,干黃花的銷售模式主要圍繞一線城市的方向去發展,當前黃花菜訂單已經實現接近20萬斤的銷售,第三步就是圍繞黃花菜的深加工,走食品以外的其他深加工渠道,力爭把坪地場鄉黃花菜產業做成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亮點產業。